本网北京1月24日消息(记者王晶)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国华在“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提到,作为现代流通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规划》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重点任务,对畅通经济循环具有开创性意义。“将鼓励现代流通企业发展,引导大中小企业基于现代流通体系深度对接。”张国华透露。
资料图:某快递公司滇西转运中心(本网记者 王晶 摄)
五年行动 深入实施老字号保护发展
老字号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备受社会关注。上述《规划》明确提出,构建老字号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持企业加快适应新消费方式,改善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品牌价值。
实际上,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释放强大国内市场潜能息息相关。记者关注到,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升级行动”专栏中,《规划》明确了包含“老字号保护发展五年行动”的八项行动。
具体来看,《规划》要求,加强老字号保护法治建设,建立老字号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中华老字号名录,举办“老字号嘉年华”系列活动,打造、提升、扶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华老字号。
在提升流通主体竞争力方面,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尹虹表示,重点完善批发、零售、供应链等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实施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行动,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在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更要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提升商贸流通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深入实施老字号保护发展五年行动,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尹虹说。
资料图:云南大理宾川县得底么村,邮政快递车将特产运出大山(本网记者 王晶 摄)
传统商贸亟待转型 农产品流通有待升级
国民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不过,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国华指出,目前,我国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仍面临隐性壁垒,传统商贸亟待转型,农产品流通有待升级。
张国华解释称,我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仍有许多薄弱环节。比如,传统商贸亟待转型,农产品流通有待升级,外贸发展新动能还需加快培育,以及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网络互联互通不够、分布不均衡,应急物流、冷链物流等还有薄弱环节。
因此,对于“十四五”时期的建设重点,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将聚焦补齐现代流通体系短板,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两大体系,强化交通运输、金融和信用三方面支撑,形成“一市场、两体系、三支撑”总体发展框架。
具体看,将从流通环境营造、流通空间优化等方向上发力。“培育优质创新现代流通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张国华介绍,通过上述系统性谋划,到2025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的设施更加完善,网络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业态模式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活力更强,流通成本持续下降、效率明显提高,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显著提升。
资料图:冷链物流(图片来源:CFP)
加大冷链物流全流程监管力度 消除“断链”隐患
现代物流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时期将如何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张国华告诉记者,将补齐生鲜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短板,加强销地高标准冷库和冷链分拨配送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冷链物流全流程监管力度,消除“断链”隐患。
一组官方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社会物流总额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超过300万亿元,年均增长5.6%。“十四五”期间,张国华介绍,将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构建全国骨干物流设施网络,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完善城市配送设施和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末端“最后一公里”网络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部门未来还将培育充满活力现代物流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加快境内外节点设施布局,引导物流企业为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提供国内国际采购、运输、仓储等协同化服务,支持大件物流企业优化跨区域运输线,培育壮大医药物流企业,推动危化品物流企业加强设施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张国华说。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