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数载常念旧友:国际友人的中国情
作者 谢雁冰 黄钰钦
“我父亲一生都在为当时中国的穷人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在延安生活战斗时间最长的一位国际友人马海德之子周幼马如是说。
“读习近平总书记给国际友人亲属复信有感”座谈会25日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礼堂里举行,周幼马等国际友人亲属在会上分别发言。
马海德,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加入中国籍的国际友人。作为一名出生在美国的黎巴嫩后裔,他与中国自1933年“结缘”,当年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他来到中国,投身革命、建设,与中国人民并肩五十多个春秋,帮助中国基本消灭了麻风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无论在革命和抗战的艰苦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马海德一样的国际友人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坚定地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书写着跨越国别的感人情谊。
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国际友人,吸引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一生,结下了深厚的“中国情”。
1936年,马海德和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