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先锋”携手“Z世代唱将”唱响广州塔】
广州7月9日电(记者程景伟)一场充斥着年轻气息、洋溢着狂欢气氛的青春派对7月8日晚在广州塔下激情唱响,郑钧、吴彤等“摇滚先锋”,携手刘宇、黄霄雲、符龙飞、王赫野、伍珂玥、炎明熹等“Z世代唱将”,与数千名年轻人和应届毕业生在现场尽情释放,铺叙开一幕超炫的青春画卷。
这是由广东广播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呈现的“无处不尽兴”夏日青春歌会现场盛况,歌会以“青春、活力、国潮、正能量”为基调,将青春活力的歌曲、震撼人心的国乐、叹为观止的舞美等多种艺术形式巧妙融合,通过“现场演唱+虚拟科技+户外拍摄”等方式,共同唱响青春的勇敢、态度和梦想。
歌会以“国风少年”刘宇演绎《热血为墨》开场,他背靠广州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线交汇处的广州塔,面朝海心沙,与花城广场遥相呼应,演绎出国风别样的潇洒。随后,刘宇首秀粤语唱腔的《彩云追月》,这首独具岭南特色、刻进广东人DNA的音乐,在刘宇的诠释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摇滚乐的特点是什么】
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势,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
摇滚乐通常由显著的人声伴以吉他、鼓和贝斯演出,很多形态的摇滚乐也使用键盘乐器,如风琴、钢琴、电子琴或合成器等其他乐器,比如萨克斯管、口琴、小提琴、笛、班卓琴、口风琴或定音鼓有时也被应用在摇滚乐之中。
此外,不太出名的曼陀铃或锡塔琴等弦乐器也被使用过。摇滚乐经常有强劲的强拍,围绕电吉他,空心电吉他,以及木吉他展开。
【摇滚乐是如何形成的】
回顾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历史,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欧美发生经济危机,出现了经济大萧条;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直到1945年战争才结束。
再看50年代以后,50年代,美国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也经常被视为美国人的繁荣时代;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之一。由于出兵参加越南战争,遭到人民的反对,使全国处于社会、政治极不安宁的状态。
恰好在50年代,特别是1952年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后,美国经济开始稳定,整个社会也处于安居乐业的状态。于是,中产阶级逐渐增多,他们养儿育女,出现了一个生育高峰期。青少年的数量空前增长,一下子这个世界成了青年人的天下。当时,孩子们在课余生活里,一般都与家人呆在一起。
电视节目也比较健康,在音乐趣味上也没有太大的鸿沟。青老年人欣赏的音乐也基本相同,都是40年代和50年代的"大乐队"演奏的音乐,还有就是延续了几十年的叮砰巷歌曲,歌词经常表达单纯的爱情,音乐也不带威胁性,尽量给人一种舒适、安宁的感觉。
到了50年代中期,这批青少年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没有像父辈那样经历过战争和苦难,同时又倍受家庭的宠爱,因此,他们开始不理解父母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不愿意走父母为自己安排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