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田甜)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2019年-2021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了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000万户。在各地改造过程中,共提升和规整水电气热信等各类管线15万公里,加装电梯5.1万部,增设养老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3万多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惠民生扩内需、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张小宏说。
张小宏表示,一是帮助群众改善了居住环境。各地在改造过程中,顺应群众需要、回应群众诉求,优先改造提升有安全隐患的燃气、上下水等一些老旧管线。同时,因地制宜增设电梯、停车、口袋公园等一些配套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助餐等服务类设施,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群众生活的难题。
二是激发了老旧社区的生机和活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最大的特点是“哪里不行改哪里、缺什么补什么”,不搞大拆大建。在精心设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闲置房屋、空闲边角地等,进行适老化等改造、增加社区服务设施。这种“微改造”方式,不仅保留了老社区的历史记忆,也促进了餐饮、便利店等社区服务业发展,既拉动了投资,也刺激了消费,老旧小区呈现出新的气象。
三是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各地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普遍搭建了居民沟通议事平台,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协商。“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后怎么管”,都由居民商量着定,真正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从“政府干”到“一起干”的转变。一方面促进了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又大大提升了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信赖感。
四是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了有益探索。这几年,上海、重庆、苏州、杭州、宜昌、湘潭、济宁等地,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精简工程审批事项和环节,构建快速审批流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明确建设用地再利用和存量设施转换用途的政策。这些改革探索和实践创新,为构建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又是潜力巨大的发展工程。下一步,张小宏表示,一是有序实施改造计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抓好新开工项目和往年开工的续建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工程质量,确保改造进度和效果。二是探索可持续推进模式。支持各地继续在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吸引市场力量参与、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完善配套政策制度等方面加快探索,进一步健全组织实施机制。三是加强督促指导。进一步完善巡回调研和帮扶指导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和可复制的政策机制,支持和引导各地真正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