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北京2月17日消息(记者王晶)14亿人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
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
他称,各地党委政府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特别是提升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情况。(图片来源: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
共同富裕意味着可以“躺平”?
官方: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对于共同富裕,有人认为这下可以“躺平”“等靠要”了,也有人认为政府要搞“福利主义”了。对于社会上存在的这些模糊认识,哈增友在发布会现场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澄清:一方面,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坚持的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推进共同富裕。我们要从国情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所谓“尽力而为”,哈增友特别强调,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提高全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而所谓“量力而行”,哈增友解释称,就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能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即使将来发展更好、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下一步怎么做?
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哈增友谈到,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有必要选取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先行示范,浙江富裕程度高、均衡性强,具备条件。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指出,扎实推动浙江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发挥好对全国的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推动制定出台《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为主要方向,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深入谋划好促进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将牵头研究制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这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将聚焦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在城乡居民普遍增收的基础上,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常铁威透露,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设立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监测评价指标,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如何发挥示范作用?
浙江省:“8+9”落实“扩中”“提低”行动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京浙两地视频连线的方式举办新闻发布会。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副主任谢晓波介绍“扩中”“提低”具体行动方案。谢晓波表示,打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是中央赋予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也是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点任务。
2021年7月,浙江省开始研究起草《浙江省“扩中”“提低”行动方案》,目标是推动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核心指标是到2025年,浙江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群体比例要达到80%、20—60万元群体比例要达到45%。
谢晓波用“8+9”来概括行动方案的核心内容。“8”,就是推动“扩中”“提低”的八大实施路径,包括促就业、激活力、拓渠道、优分配、强能力、重帮扶、减负担、扬新风。比如,在促就业方面,提出了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营造公平就业环境等举措。
“9”,就是当前阶段重点关注的九类群体,瞄准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扩中”重点群体和收入水平低、发展能力弱的“提低”重点群体。针对技术工人、科研人员、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高校毕业生、高素质农民、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等九类群体,率先推出了一批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比如,技术工人主要从工资制度、培育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激励举措。
谢晓波表示,后续还将推动构建“全面覆盖+精准画像”基础数据库,对重点群体政策实施情况开展效果评估,并不断调整完善重点群体类别,推动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让共同富裕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