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王晶)1月27日凌晨5时许,长白铁路长春至农安间,一行4人推着钢轨探伤仪,长长的铁道线在头灯的照耀下,4人的身影略显孤独,长春市农安地区温度降至零下27℃,探伤工的帽子上、大衣上布满了厚厚的冰霜,这个4人小队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工务段探伤工。
王兴海与工友利用钢轨探伤仪探伤作业(本网发 王鹏摄)
探伤工作是指通过推动钢轨探伤仪进行探伤作业,钢轨探伤仪的探头与钢轨接触后,会在屏幕上出现探伤波形,探伤工们通过查看波形以及探伤仪发出的声响,判断铁路钢轨是否健康。
“嘟嘟嘟……”钢轨探伤仪不断发出声响,探伤工们紧盯探伤仪屏幕,观看着波形情况,发现异常波形立即停下脚步,反复查看此处钢轨状态,验证钢轨是否有伤损存在。
王兴海与工友观看探伤仪波形(本网发 王鹏摄)
今年57岁的王兴海是长春工务段探伤车间农安探伤工区工长,曾获得过全路技术能手的殊荣。长白线正线260公里,站线30多公里,焊缝2800多个,道岔150多组,都是王兴海和他的工友们负责。
春运开始以来,他带领工友们每天都是凌晨三点起床,开完早点名会后,背着两台70斤的探伤仪器准时到达现场进行钢轨探伤检测,这样一份特殊的工作,他一干就是36年。
王兴海与工友发现疑似波形(本网发 关贺贺摄)
“这里波形有异常,重新查探一下。”行至长白线上行48km700m处,王兴海发现波形异常,嘱咐职工反复查探波形异常地点,避免探伤工作的遗漏,最大程度保障运输安全。
钢轨探伤是一项繁重又精密的工作,它是判断列车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关卡,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极寒天气下和火车运量的增加对钢轨的考验很大,极其容易发生断轨,钢轨探伤工作就是从根源发现断轨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当队伍到达长白线上行49km800m钢轨焊缝处时,探伤仪波形显示异常,王兴海脱下手套,进行焊缝探伤作业,为了保证检测质量,作业时不能戴手套,徒手拿探头进行全断面探伤。冰冷的探头在寒冷冬日的凌晨,将手指肚上的皮粘掉,但他却没有在意,继续着手上的工作,多年来他早已练出了自己特有的硬功夫。
探伤工在寒冷天气下作业(本网发 关贺贺摄)
王兴海手工探测钢轨焊缝伤损(本网发 王鹏摄)
“哪有不痛的,手指肚上的皮掉了又结痂、结痂没好又粘掉,但我们的工作责任重大,如果不把钢轨存在的问题找出来,钢轨一旦发生问题,后果无法想象,特别是春运期间,都想安安全全回家,所以我们这份工作特别重要。”36年的春运经验,王兴海攻克了上千处钢轨伤损难题,保障了春运期间的运输安全。
王兴海与工友探测焊缝底部钢轨情况(本网发 王鹏摄)
钢轨探伤工待避列车(本网发 关贺贺摄)
“每天都得走个4万多步吧,微信运动里排前面的几乎都是我们探伤工,有人管我们叫‘钢轨老中医’,我觉得挺贴切,我们就是给钢轨把脉问诊的,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和现场实践做支撑,才能保障铁道线的安全畅通。”王兴海边推着探伤仪边说道。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